315说假酒:这10类白酒都是智商税,千万别碰(长文干货)
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酒徒老高

星标一下,阅读更多好文




白酒市场作为一个和我们日常消费领域,长期以来乱象丛生,各种智商税产品让消费者防不胜防。2025年的315也点名了多个白酒厂商,以抽奖等为名义,售卖品质低下的白酒。


除了这个类型,酒徒再盘点一下市场上10类最常见的"智商税"白酒,帮大家在选购时擦亮双眼,避开这些陷阱。你要是遇上了千万别碰,喝了反而遭罪,划不来。


由于文章比较长,干货满满,建议先收藏再观看。


1. 远低于市场价的"名酒"


茅台、五粮液等名酒有其市场价格规律,如今一瓶正规茅台在市场上至少2300元左右。但网络上仍有人发布1800元一箱甚至更低价格的所谓"茅台"。所谓的库存酒、特殊渠道、领导处理都是编造的理由。


酒厂内部人士明确表示,这些都是售假。业内有句话:低于当天市场价10元的名酒,都很可能有问题。这类"名酒"多为勾兑酒精灌装或三无产品,内部添加物质成分不明,饮用存在健康风险。


2. 特供酒、内供酒、军供酒


早在2013年,国家就明确禁止使用"特供""内供""专供"等字样。正规酒厂根本不会生产所谓的"特供酒",因为这种生产方式成本高昂且无商业意义(企业定制自己消费的除外)


这类产品主要是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对"特权"的向往,实际上多为低端勾兑酒重新包装,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,完全无法溯源追责,质量无保障。


3. 包装豪华但价格低廉的白酒


这类酒典型的"本末倒置"——在包装上花大价钱,在酒质上却极尽节约。内部人士透露,这类酒往往酒水成本不超过2元/瓶,豪华包装成本却需要10-20元,最终却售卖50-100元。


超市中常见的"原价600买一送一"促销,最终消费者花300元买回家,超市和厂家各赚100元。这就是妥妥的卖酒瓶子,收智商税。这类酒多为酒精勾兑,口感单一刺激,后劲大。



4. 长毛、发霉的"老酒"


这类"老酒"最常见于网络平台,尤其是酱香型白酒火热后。实际上,这是一种典型造假手法。不法商家在普通酒瓶外包一层纸张,撒上色素液体,在适合温度下培养霉菌,让其快速生长。


看起来像是年代久远的"商周"老酒,实际上可能就是"上周"灌装的。正规储存的白酒是不会发霉长毛的,这种霉菌繁殖的环境本身就存在卫生隐患。


5. 价格超低的电商白酒


网络平台经常能看到9.9元、19.9元包邮,甚至几十元一箱的白酒。这类产品背后的逻辑很简单——没有人愿意亏本销售。


即使是最低端的液态法白酒(酒精勾兑酒),成本也在10元左右,再加上包装、运输、平台抽成等费用,售卖价格也不能低于20元,低于这个价格的所谓"纯粮酒"纯属天方夜谭。


这些产品多为勾兑劣质食用酒精加香精色素,经常存在酒精度不够(标注52度,只有3-40度)、残存甲醇等有害物质。


6. 颜色异常的白酒


白酒之所以叫"白酒",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透明无色,或微微发黄但清澈的。即使是年份较久的老酒,也不会呈现深黄色,因为色素会在长期存储过程中慢慢沉淀。


市场上那些颜色特别黄的白酒,多是人为添加了色素或焦糖色等物质,意图营造"老酒"的假象。这类添加剂对健康存在潜在风险,且往往是为了掩盖酒的劣质本质。



7. 傍名牌的山寨白酒


名酒热销,山寨随行。不法商家通过在产品名称、外观、包装上做手脚来模仿知名品牌,比如"芧台"仿"茅台"、"茅台镇王子酒"傍"茅台王子酒"等。


这些产品往往在字体、颜色、布局上与正品极为相似,消费者不仔细辨别很难发现。这类山寨酒大多出自不知名小作坊,生产环境和工艺都无法保证,酒体成分复杂,品质堪忧。


8. 埋在土里的"地藏酒"


正规白酒应当储存在阴凉、通风、干燥、清洁的环境中。而"地藏酒"的概念完全违背了这一原则。土壤环境潮湿不通风,白酒长期埋在土里会导致包装损坏、酒液污染。


有经验人士透露,真正埋过的酒往往有明显的土腥味,完全丧失了饮用价值。更多情况下,商家只是在酒瓶上涂抹泥土做旧,营造"年代久远"的假象,实际上是新酒假老卖。


9. 打着"原浆酒"旗号的白酒


原浆酒是指粮食通过酒曲发酵、蒸馏获得的原始酒液,未经勾兑。然而,绝大多数白酒都需要通过科学勾调才能成为适口性好、风格稳定的成品。市场上那些大力宣传"纯原浆"的白酒,往往是在偷换概念,利用消费者对"纯粮食"的追求心理。


实际上,真正的原浆酒口感往往不够协调,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经验表明,越是强调"原浆"的产品,品质往往越令人担忧。



10. 翻祖谱、炒故事的白酒


这类产品在酱香酒热潮中尤为常见,如各种"某某家族""某某烧坊"等。这些酒往往声称与茅台有渊源关系,编织各种家族传承故事,甚至篡改历史,妄图蹭名酒热度。


有些会展示各种"祖传秘方""家族谱系",但这些多为后人杜撰或无关人员捏造。在故事营销的包装下,这类产品往往难以提供真实的产品溯源信息,酒质参差不齐。


希望每位消费者都能提高警惕,拒绝"智商税",享受真正优质的白酒体验。买酒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,不懂酒最好询问询问那些懂酒的人,切勿被商家诱导,要是没人给意见,也可以上网查查,网上有很多白酒知识,能提供不少帮助。


END




 👇在看     👇点赞    👇收藏     👇分享


评论(0)